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媒体关注 > 稿件
网络自媒体谣言乱飞,这些“炒作财”“抄袭财”该停停了
2017年03月05日

  只要是有手机的人,可能都看过以下这些:各种经不起推敲的养生保健知识,各色名人的虚假报道与八卦新闻、各种虚假的民生政策等,传播谬误,混淆视听,制造恐慌。随着网络的普及,各种信息得以广泛传播,其中也有不少谣言,政协委员建议,要构筑辟谣平台,用权威信息和科学知识冲刷网络谣言,对造谣、传谣者加大惩处力度。

  段祺华委员指出,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但还是经常出现“谣言满天飞”的现象,侵犯隐私、爆人猛料、抄袭侵权者,不但没有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还成了光彩照人的“网红”,说到底还是“法律不到位,制约不及时”。

  例如,号称“中国第一狗仔”的卓某,近日编造了某男演员与女一号共读“夜光剧本”的离奇故事。谎言被揭穿后,他居然大言不惭地说,自己的目的是“逼出真相”。更使人愤怒的是,一些网上“大V”利用所谓的影响力,在网络世界里横行霸道,使出一副“网络流氓”嘴脸,肆意编造事实、扭曲真相、煽动舆论、不可一世,而被攻击被造谣的一方,往往不知所措,有口难辩,有冤难伸。

  不少养生段子被老年人奉为至宝,实际上并无科学依据,照这样的方法养生甚至可能危害身体健康,一些捏造事实、格调灰暗的网络谣言,更是可能直接影响社会认知能力较弱、网络依赖程度较强的青少年,对他们的人生观、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。有一名15岁的初三女生李梅(化名),喜爱读书,性格开朗,理想是当一名企业家,突然一段时间她变得萎靡不振,学习不再积极,考试成绩直线下降。原来是她在上网时看到一条新闻,说国内某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降低,就算能当企业家、做老板,也都是因为学生们“有背景”、“拼学业不如拼爹”。

  周桐宇委员说,仔细分析李梅看到的新闻,却发现其缺乏信息来源,并与事实严重不符,完全就是一条网络谣言,但其给李梅带来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。“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.31亿,其中青年网民数量与比例也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,网络谣言潜在的传播范围和破坏力亟待我们关注。”

  周桐宇委员建议,政府要建立监测预警机制,将谣言遏制在萌芽状态。当谣言已经形成并流传,相关部门应该掌握舆论主动权,针对网民关注的核心问题,有针对性、有步骤地发布信息。政府也可以牵头联合主流媒体或者门户网站,建立专门的辟谣页面或者网站,将谣言信息、辟谣信息,以及造谣者被法律制裁的信息等集中起来,统一发布,一方面可以方便网民随时查阅,一方面可以作为普法教育的平台。同时这些平台也可以作为谣言举报平台,方便政府和民众通过互动,治理网络谣言。

  网络上有相当一部分谣言属于“死灰复燃”,特别是那些养生类、医疗类的关于常识的谣言,其实早该销声匿迹,却还是会被一些人拿出来重新炒作。其实各传播平台完全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遏制此类谣言的传播,比如,通过“关键词”过滤相关技术阻断对已知谣言的转发、重发,对已知谣言进行特殊标记、删除等。

  段祺华委员则将建议用法律手段制约网络自媒体传谣。他说,对于网络上的违法现象,虽然我国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、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等有相关处罚规定,但其一般适用于情节比较严重的行为,很多传谣的自媒体都成了漏网之鱼。对于网络乱象,需要更严厉、更细致的惩治立法,“只要是谣言、造假、抄袭、侵犯公民隐私的,一经发现,就删除其文章、封号,并处以巨额罚款。”

  有些网络平台对谣言传播听之任之,对此,段祺华指出应落实平台企业监管责任,“微博、微信等平台企业,其分享着流量和广告等带来的收益,应该停止发‘谣言财’、‘抄袭财’”。同时,他建议建立有奖举报机制,鼓励公民发现谣言后,向相关部门或者管理平台进行举报,并在查证属实的情况下,给予适当奖励,支持更多的“朝阳群众们”出现在网络世界里。

来源:上观新闻 作者:陈琼珂 )